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 Copyright (C) 2001-2018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23866號 魯公網安備 37010202000111號 新出網證(魯)字02號 魯網文[2016]0501-001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11月視察山東時指出:“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對我們今天抓黨的建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作用?!?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haishangw.com/xxyd/srjr/201904/t20190412_11433079.html'>[詳細]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深情地指出,山東是革命老區,有著光榮傳統,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我們要深入學習...[詳細]
在革命戰爭年代,蒙陰縣煙莊村有6位十八九、二十剛出頭的姑娘或媳婦,她們出身苦寒,有的是童養媳,有的是逃荒戶的女兒,但她們英勇支前,為子弟兵送軍糧、做軍鞋、看護傷病員,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顧。她們是張玉梅、伊廷珍、楊桂英、伊淑英、冀貞...[詳細]
最后一碗米做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革命戰爭年代,成千上萬的“沂蒙紅嫂”參軍參戰,擁軍支前,成為沂蒙精神的重要標志。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一大批“沂蒙新紅嫂”涌現出來,她們發揚傳統,開展擁軍活動,譜寫出...[詳細]
與誕生于土地革命時期的井岡山精神、誕生于抗日戰爭時期的延安精神、強調“兩個務必”的西柏坡精神相比,“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其核心是軍民、黨群“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魚水深情,既有厚重的歷史地位,還...[詳細]
沂蒙精神發源于沂蒙老區,長成于齊魯大地,一脈傳承的是黨的宗旨、黨的性質,根本體現的是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實的宗旨意識、堅強的黨性修養、嚴格的組織觀念、扎實的為民情懷、堅韌的責任擔當、崇高的道德情操、無私的奉獻精神。沂蒙精神不是自...[詳細]
齊魯大地上,沂蒙精神深入基層、深入人心,化為改革創新、干事創業、開拓奮進的強大力量,推動全省各項事業發展,共同創造幸福美好生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