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排放達標的關鍵是排放控制系統的功能是否健全,若能在排放超標的臨界點針對相應的故障狀態進行修復,則能避免在用車帶病行駛造成的高排污現象,而這主要依賴于
汽車obd系統。
obd系統可持續監測零部件和系統的狀態以及排放的劣化過程,當obd監測到排放相關零部件出現問題時會及時提醒駕駛員進行必要的檢修,因而可以保證汽車在整個使用壽命過程中一直在排放不超過限值的狀態下運行。
因此,基于在用車obd檢查主要內容和檢查流程的研究,制定檢查實施方案,并對車輛的obd通訊情況和不合格情況進行分析總結,提出監管建議方案,為在用車排放檢測維持制度的實施提供支撐。
一個標準的obd檢查應包含兩類檢查:檢查汽車儀表盤中故障指示器MIL的顯示功能和狀態信息;汽車obd系統控制電腦的自檢。
obd檢查包括7個步驟:
1、車輛信息的錄入,通過掃描車輛的條碼信息,自動錄入車輛信息到報告系統中;
2、檢查故障指示器MIL是否正常工作,目測檢查車輛點火,發動機不啟動,目測觀察MIL是否點亮;
3、找到車輛的標準診斷接口DLC,將診斷儀與車輛診斷接口連接;
4、啟動發動機,車輛怠速,記錄故障指示器狀態;
5、打開故障診斷儀,讀取記錄車輛的就緒碼狀態、故障指示器狀態和故障碼信息等;
6、將汽車obd系統檢查結果記錄在報告中;
7、檢查結束,不清除故障代碼和就緒碼,關閉點火開關,斷開診斷儀。